六尺巷
清朝康熙年间,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。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,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,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。
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。张英见信深感忧虑,回复老夫人:“千里家书只为墙,让人三尺又何妨?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
于是,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。叶府很受感动,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。从此,张、叶两府消除隔阂,成通家之谊。“六尺巷”的典故也被后世传为佳话。
宽容并不是逃避,相反还是一种进取的方法。做人做事应该以忍让为怀,选择退让一步,就等于为日后向前进一步留下回旋的余地。
最后更新于 2019-04-05 09:53:54 并被添加「六尺巷」标签,已有 23304 位童鞋阅读过。
本站使用「署名 4.0 国际」创作共享协议,可自由转载、引用,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。
现代人在物质上有了质的飞跃,在心性、修养方面不断退化。
我说,你是不是又换域名了,嘎嘎!
看来是博主是准备让岁月十尺了…………
@随望淡思
让它一丈又何妨,哈哈
这是哪的
换地方了 还是不准备更新了?
@cly
没有换地方,就是太懒啦,也有点小忙。
@cly
估计是最近忙,把这忘了吧!本来博客坚持就不易!
现在流行说这个是胸怀了吧
看来博客已经让岁月六尺了~
@姜辰
准备让岁月一丈
这样看起来三尺真的不大诶,当时估计是不争面子争口气也不肯让这三尺了,哈哈哈
一直以为这只是个故事,原来真的有这个地方啊
以前人的道德品格确实值得学习
真该把这篇文章给农村那些寸土必争的人看看
好看
图很好看呢,整整齐齐也很干净,古建筑的气质完全体现出来了
两个多月了,还没更新吗
emmmmm你这是将博文更新让岁月三尺嘛?
很有怀旧感的巷子,而且还很新~
悟得透修书中的道理,也是不容易的了,突然让人想起“人性本善”这几个字。
要是现在的话,估计不是你死就是我死,让是不可能让的。
胡说胡说,一下想起另一个名字:啰里啰嗦
礼敬三尺,人与人之间就美好了!
是很有意境,就是那个牌子破坏了所有。
原来故事的场景就是这里,这景点是在哪个地区
@钛客志
在安徽桐城,我也还没有去过呢,哈哈!
还没去过那看看呢
@青山
我也没去过,这个故事倒是听过好多次了
图片自己拍的?构图不错,是安徽桐庐吗
@木先森
最近再次读到这个小故事,很是喜欢!不过这个六尺巷我还没有机会去呢,图片是网上转来的。
这边好多乡村都是一个大院子围起来的,或许与这历史有关
@旧日的足迹
是在你们那地方的?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
完美的构图
@鱼尾纹
不是我拍的,还没有去过呢
懂这种境界的很多,做到的不太多
@从良未遂
是啊,道理人人都懂,真正做起来不容易。
图片看起来好有历史感,庄重。
@胡俊杰
你的博客文章怎么全都清空了